刘江平:灯亮着,心就暖着
刘江平:灯亮着,心就暖着
刘江平:灯亮着,心就暖着
刘江平在微电网开关站进行调试和维护。 张伏锦(jǐn) 摄
东南网5月(yuè)23日报道(福建日报记者 单(dān)志强 通讯员 鲍斯特 张敏灵)
夜幕降临,宁德市霞浦县西洋岛上2000余户人家的灯火渐次亮起。在这温暖的灯火背后,总有(zǒngyǒu)一个身影在海风呼啸的小路上默默穿行。他(tā)就是(jiùshì)全国劳动模范、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霞浦县供电公司海岛服务站配电营业工刘江平。
“1990年,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震撼的(de)时刻。那一天,西洋岛第一条(dìyītiáo)海底电缆成功通电,整个海岛瞬间被光明笼罩,欢呼声此起彼伏。”刘江平说,那一刻(nàyīkè),“电是发展的火种,必须有人守护”这句话深深(shēnshēn)烙印在他的心中。
1997年,刘(liú)江平(jiāngpíng)从县城毅然回到基础设施薄弱、电力供应极不稳定的西洋岛,成为一名海岛电力工人。“海岛需要光明,我就要做那个点灯(diǎndēng)的人。”刘江平这一留,便是27年的坚守。
2019年,西洋岛(dǎo)遭遇两次海底电缆断裂,全岛陷入停电困境。刘江平迅速行动,一边紧急协调抢修人员,一边调配柴油发电(fādiàn)机、发电车,优先保障(bǎozhàng)医院、学校等重要场所的用电,经过连续奋战,让光明(guāngmíng)重返海岛。
平日工作中,刘江平创新“一线一策”“一户一档”台账,把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。“我们给独居老人林阿婆装上漏电报警器,电表数据每天(měitiān)看两次。要是早上没煮饭记录,马上上门查看,去年冬天(dōngtiān)就是这样救(jiù)了她一命。我们还为当地海带加工厂量身定制智能用电(yòngdiàn)方案,工厂的温度监测系统与制冷(zhìlěng)设备实现联动,故障率下降了70%。”分享起档案(dàngàn)中的故事,刘江平告诉记者,“‘一户一档’不是花架子(huājiàzi)。”
在刘(liú)江平(jiāngpíng)看来(kànlái),电力服务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。他义务维护路灯,组建“义务送医小队”。有一次,一位游客半夜突发脑溢血,情况危急。村民第一时间联系了刘江平,他立马赶到现场,招呼大家用缆绳将两艘渔船(yúchuán)绑成“临时方舟”送病人出岛。最终,这次夜里行船硬是比白天还快了15分钟(fēnzhōng)。当(dāng)手术室的灯亮起,刘江平才发现自己的手早已磨出了血泡。
“村民叫我‘马弟(mǎdì)’,是因为我有事马上到(dào)。”刘江平笑着说,27个除夕夜,他都坚守在岗位上。起初,年夜饭的缺席让家人埋怨,但母亲一句“马弟在岛上帮大家点灯呢”,让他明白(míngbái)自己的付出得到(dédào)了理解与支持。
“不停电才是最优服务(fúwù)。”刘江平说,虽然海岛(hǎidǎo)停电难以完全避免,但他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。这些年,在公司的支持下,他积极应用新技术实现故障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快速复电(fùdiàn),同时不断(bùduàn)学习信息化手段(shǒuduàn)和带电作业技术,努力提升运维效率,只为让海岛的光明(guāngmíng)更加稳定。在刘江平的推动下,西洋岛微电网项目成功实施,实现生态保护与供电需求的和谐发展。
“回想刚入行的我(wǒ),紧跟着师傅张依国的脚步熟悉海岛的每(měi)一个角落。那时候我师傅就是岛上的劳模(láomó),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。”刘江平说。
采访结束时,刘江平(jiāngpíng)轻声念出那句践行半生(bànshēng)的话:“灯亮着,心就暖着。”如今,刘江平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电力工人,更是一名出色的导师,他培养的12名青年(qīngnián)技术骨干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